今天给各位分享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的内涵是啥,为啥在当时无法取胜?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抗日战争2个战场,3个阶段,2条路线分别是什么
1、抗日战争分三个个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略相持阶段。从1944年1月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战略反攻阶段。
2、两个战场: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和以共产党军队为主体的敌后战场。两条路线:中国国民党推行的片面抗战路线和中国共产党倡导的全面抗战路线。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3、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分别叫做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战略反攻阶段。
国民政府实行片面抗战路线的原因
片面抗战路线是由国民政府的阶级本质决定的,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与广大工农群众处于阶级对立状态,因此不愿意让人民的力量在抗战中发展壮大,从而威胁其目后的统治。
首先,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威胁到中华民族的生存。因此,抵抗日本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首要任务。
即:正面战场实行片面抗战路线,敌后战场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你好。只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战,忽视人民的作用,就是所谓的“片面抗战路线。
原因:(1)中日国力和军力对比的悬殊。(2)蒋介石集团实行的是片面抗战的路线,将希望单纯地寄托在政府和正规军的抵抗上。(3)国民政府在战略指导方针的失误。在战略战术上,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
在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实行的抗战路线是()。
1、国民党正面战场实行的是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共产党敌后战场实行的是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
2、国民党正面战场推行了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实行了动员和依靠全民族抗战的全面抗战路线。作战方式不同。
3、敌后战场:即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在战略防御阶段是抗战主战场,执行的全面抗战路线(1937年洛川会议),即动员全民族一切抗日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
4、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是中国合法的政府,承担着领导全国抗战的主要责任。国民党政府执行的路线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路线得到了各党派、各民族、各阶层的广泛支持,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5、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政府积极抗战,正面战场在整个抗战中起了重要作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