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最近旅游最新资讯新闻的一些知识点,和本周最新旅游新闻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今天关于旅游的新闻
各地雪景成近日网络热点网友成雪情播报员(图)
2010-12-20 08:27:21来源:腾讯旅游整合作者:我要评论
乌鲁木齐12级大风漫天卷地,对市民的出行带来不便
一股寒潮让中国大部地区银装素裹。据中央气象台消息,昨天,除东南沿海和云南外,中东部大部分地区气温全面回升。未来三天,中国大部地区以晴天为主,气温逐步回升。其中,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江南大部、华南北部等地有道路结冰。
江西
高压线现13毫米覆冰
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14日深夜开始,江西出现寒潮、大到暴雪和暴雨天气。截至16日8时,江西有88个县市出现降雪,降雪范围之广为历史之最。一些地区出现较严重冰冻,庐山电线积冰直径达13毫米。记者15日晚间从江西省超高压分公司了解到,受低温雨雪影响,江西北部已有3处线路出现覆冰现象,最大覆冰厚度约10mm。据悉,线路覆冰是影响电网冬季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严重时会造成断线倒塔危害。
江西电网15日谈做发布了低温雨雪灾害黄色预警,要求各单位密切监控电网和设备运行状态,加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下的输变电设备的运行监视和特巡。
气象部门介绍,这次寒潮雨雪天气过程,江西降雪范围之广为历史之最,暴雨范围之大也为历年同月之最,对交通运输、农业生产和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12月17日至18日早晨,江西省部分地区有大雾,浅水和潮湿路面还将出现路面结冰,应继续防范。
浙江
高速路封道航班延误
浙江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下了一天一夜,低温加上积雪导致道路严重冰冻,全省大部分高速公路封道,萧山机场航班延误,大量旅客滞留。截至16日9时,除了沪杭甬杭州段通车外,甬台温、杭金衢、沪杭、龙丽丽龙、申嘉湖杭、诸永等高速仍处于封道中。此外跨海大桥积雪厉害,估计短时间无法通车。
16日8时,经过一个晚上的紧急除雪工作,暂时关闭的萧山机场重新开放,但是由于89个航班需补送昨晚滞留的乘客,当天不少航班需要调整时间。受大雪影响,15日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共有98个进出港航班延误,171架次取消,滞留旅客8000多人。考虑到天气进一步恶化可能造成更大范围的航班延误和大量旅客滞留,机场和航空公司取消了计划于15日19时后起飞的所有出港航班。
受15日以来大雪影响,戚侍掘截至16日15时,浙江省共有8条35千伏线路、492条10千伏线路停电,186个乡镇、4232个村用电受影响,影响用户近57万户。
杭州机场高速大巴相撞
20人伤亡
记者从杭州市萧山区警方获悉,16日晚两辆大客车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附近的高速公路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造成近20人伤亡。截至记者发稿时,已至少有5人死亡。据现场救援人员称,其中一辆客车“爬”到了另一辆车的顶上。15日至16日,浙江遭遇大雪天气,道路湿滑,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北方
乌鲁木齐遭遇12级大风
12月15日,乌鲁木齐虽寒冷但阳光灿烂,然而在红雁池水库及乌拉泊片区则遭受到了大风肆虐,对交通造成影响。部分车辆被刮翻,厂房房顶被掀开,天山大道附近的巨型广告牌也遭到“毁容”。
据气象部门介绍,15日上午至夜间,红雁池至乌拉泊及南郊一带有9级东南风,瞬高核间风力11~12级,仓房沟及达坂城区一带风力达5~6级。
雪中情
窗外雪纷飞网上“晒雪”忙
一股寒潮让中国大部地区银装素裹。尽管积雪和霜冻给出行带来不便,但雪景也给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各地网友纷纷在网上图文并茂地“晒”起“雪趣”,成为寒冬里的网络一景。
杭州下雪了,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这是早上刚起床时看到的景色,莫名激动中!”早晨起床看到雪花纷飞,杭州网友“安婧的猫咪”第一时间将窗外的小区雪景拍下来,通过手机传至个人微博。
将身边的雪景实时上传与网友分享,已经成为近日的网络热点。在新浪微博上,“下雪”在15日当天的热门话题榜上位居榜首,相关微博累计超过700万条。“刚刚考试结束,这是考场外的雪景”“长江大桥雪景图来了!”“傍晚去了西湖,雪后的雷峰塔和断桥奉上”……全国各地的网友成了雪情播报员,纷纷分享自己的见闻感受。
有关下雪的回忆征集也成为网络论坛上的热门帖。在新浪论坛等网络社区中,网友们争相“晒”出雪天记忆。“雪的讯息一下子把回忆带到了儿时的冬季,堆雪人、玩雪球、打雪仗……一幕幕快乐的童年全都浮现在眼前,真好。”和网友“守得云开乌云散”一样,不少网友都被窗外的雪花和网上海量的冰雪图带入了回忆。
来自大科学团队
看旅游业的最新新闻去哪里看比较好
你好!
因为我个人就是从事旅游行业多年,那么跟你分享我对于旅游业新闻的渠道:
第一,订阅《中国旅游报》,该报每周一三五出刊,可通过邮政银行订阅;另外中国旅游报有自己搏轮的官方微信,查阅比较方便
第二,浏览中国国家旅游局网站及所在地省级旅游局网站;
第三,浏览中国领事网官网和官方微信;
第四,旅游卫视的官方微信;
第五,中国排名前几位的旅行大社的官方微信,如春秋旅游、中仔陆青旅等;
第六,凤凰网、网易、百度旅游等知念银顷名网站的旅游板块;
以上这些对于了解基础旅游行业新闻足够用了,如果你希望了解更深入的旅游新闻请详细咨询,因为旅游业包括旅行社业、酒店业、交通运输业等等,每一类别下都有不同的渠道传播新闻。
驴友意见,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哪儿看旅游新闻好
一、旅游新闻的提出
马克思注意认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迹禅存在的改变而改变”。①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一个国家如果国内生产总值年人均达到1000美元的时候,旅游业就会兴旺发达,国人就会产生旅游的动机;如果国内生产总值年人均达到3000美元的时候,国人就有能力到周边国家去旅游;国内生产总值年人均达到5000美元时,国人就有能力周游世界。
我国过去很多年中,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人们的生活还不富裕,相当一部分人的生活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因此,旅游事业还是一个冷门,没有被看成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产业。那时,对多数人来说旅游是一种可望不可及的奢侈消费。1978年以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方针的指引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晌裂入,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位旅游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的历史时期的改革开放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旅游业被看成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是第三产业的带头行业,由冷门变成热门。旅游已成为我国人民生活中的一部分,再也不是一种奢望了。据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旅游局的统计,仅2002年“五一”黄金周七天期间,全国出游的人数姿谨尘就达到871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331元人民币。
我国旅游事业发展速度之快,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表明,2001年来华入境人数达8901万人次,旅游创汇收入178亿美元,名列世界第五位;国内旅游总人数达78366万人次,旅游收入3522亿元人民币。而1978年,来华入境人数是180万人次,旅游创汇收入是2.6亿美元。两组数字对比,可以发现20多年来华入境人数增长49倍,旅游创汇收入增长68倍。我国公民中也掀起了出境旅游热,先是到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旅游,后来又到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旅游,现在到欧洲、非洲、美洲旅游的人也日渐增多。我国已进入世界旅游大国的行列,国家旅游局提出了到2020年把我国建成“世界旅游强国”的新的奋斗目标。
旅游业是一项涉及“行、游、住、食、购、娱”的行业,关联性极强的系统工程。旅游业的发展可以给一个地区带来人流、物流、信息、资金,可以带动相关的产业发展。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旅游行业里每增加一个直接从业人员,全社会的就业机会会增加三至五个人;旅游行业每增加一元的直接收入,就会带动相关产业增加三四元的相关收入。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及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创汇能力日益显著,引起人们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视。无论我国的西部大开发还是各地对贫困山区的开发,都把旅游业列为优先发展的产业。
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对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也提出了相应要求。旅游景点的经济效益和景点的鲜明形象、文化内涵及知名度直接关联。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特别是一些新开发的旅游景区景点,更需要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从另一方面看,人民生活富裕了,想走出家门、国门,看看外面的世界。他们迫切需要从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上获得更多的有关旅游业的信息,得到旅游的指导。这就要求新闻媒体加大和加重旅游报道的分量。新闻媒体旅游报道分量的增多,就相应要求新闻理论的研究工作也要跟上,从理论上取阐明旅游采访报道的特点,旅游新闻的特殊规律,对记者编辑有些什么特殊要求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旅游新闻的问题就被提到研究的日程上来。因此,我们说旅游新闻这个概念的提出是旅游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新闻媒体提出的要求。
二、旅游新闻的定义
旅游业是个关联性极强的行业,涉及“行、游、住、食、购、娱”等方面。因此,旅游新闻的报道内容及其丰富,凡与旅游有关的信息、新事物、新动向、新成果、新人物、新经验、新问题等都在报道之列。旅游新闻的定义可以表述位:旅游新闻是对旅游业领域和涉及旅游活动有关行业新近发现和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对这个定义需要说明两点:第一,旅游新闻不仅是对旅游业领域新近发生和发现的事实的报道,也包括对涉及旅游活动的相关行业的报道,这是由旅游业的关联性强所决定的。第二,旅游新闻不仅是对那些关系旅游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且是对那些新近发现的事实的报道。有些自然景观“锁在深闺人未识”,并不是因为它不存在,而是因为它未被发现;同样有些人文景观长期为加以传播介绍,也不是因为它不存在,而是因为它未被发现。所以发现对旅游业非常重要,对旅游新闻业非常重要。因此,在表述旅游新闻定义时,特地加上“发现”二字。
三、旅游新闻发展的概况
旅游新闻源于古代文人记述旅游见闻的游记。古人的游记有许多名篇,像北宋时期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石钟山记》、《前赤壁赋》、明代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等,都是游记作品的典范。今天旅游通讯中的游记一类品种,可以说是从古代游记发展而来的。
现代的旅游新闻继承了古代游记赞美大好河山和壮丽景色的优良传统,但它又是现代旅游事业和现代传媒发展的产物。过去多年中,旅游只是外事活动的一部分,接待的是国外来宾或是归国探亲的华侨。那时,新闻媒体上没有单独的旅游新闻。至于饭店、宾馆的报道,则属于一般的经济新闻。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旅游新闻的发展大约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1978年至1980年。旅游事业刚刚起步之时,邓小平多次发表谈话,提出“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强调“发展旅游事业,增加国家收入”。②这个阶段我国的旅游业主要是面向国外游客,为国家创汇。正因为如此,这个阶段我国对外宣传的报刊,涉及旅游报道的内容较多。像《北京周报》、《中国建设》等刊物经常发表介绍我国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等旅游资源的文章或图片。1979年4月,中国旅游协会主办的《旅游通讯》创刊。先是内部发行,后来改为《旅游报》公开发行。这是当时我国惟一的一份全国性旅游专业报纸。它是《中国旅游》的前身。由于这个时期国内旅游尚处于萌芽状态,旅游新闻的数量很少,除了《旅游报》外,全国综合性报刊一般都把旅游报道作为经济报道中的一部分,由一位记者或编辑兼管。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个阶段还没有独立的旅游新闻。游记类文章归副刊管,酒店、交通、饮食新闻归入经济报道。
第二阶段即1981年至1990年。这十年旅游业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渐向综合性的产业过渡。国内旅游开始启动,经济上先富裕起来的广东人领国内旅游风气之先。在北京的故宫、长城、颐和园等著名景点里,频繁出现广东的旅游团队,引起北方人的羡慕。国内主要大城市的宾馆、酒店发展迅速。旅游活动的增多要求新闻媒体增加旅游报道的分量。海内外的读者希望从报刊中得到旅游的信息,旅游景点的建设情况,旅游路线上的交通、食宿的情况,等等。旅游行业也报刊能及时准确反映旅游业的发展,吸引海内外的游客;旅游行业的从业人员也希望从报刊得到兴办旅游业及管理的经验。这几个客观原因促进了旅游新闻的发展。1985年2月,《旅游报》更名《中国旅游报》。同时《上海旅游时报》、《江南旅游报》、《旅游》、《中国旅游》、《风景名胜》等专业性的旅游报刊相继创刊。综合性的报刊也开始开辟旅游报道专栏或专版。以对外宣传为主要任务的《人民日报》海外版,1988年1月在报上领先开辟旅游专版,后来又在编辑部成立旅游新闻部。这一方面固然是对外宣传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旅游业的发展对新闻媒体提出新要求的反映。
第三个阶段即1991年后到现在。这是全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的时期。邓小平1978年提出的争取在2000年实现旅游创汇收入100亿美元的宏伟目标,已在1996年提前实现,完成了我国从“旅游资源大国”到“亚洲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并开始向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迈进。据国家旅游局统计,2000年全国已有旅游饭店10481家,其中星级饭店6029家。一些四星级、五星级饭店的硬件设施已赶上国际水平。旅游景点的设施、管理也有很大改善。全国由旅行社8993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国出现旅游热,一部分人并开始出国旅游。2000年全国出境游的人数已经突破1000万人次。
旅游业的大发展也促进旅游新闻的大发展。全国各类报刊几乎都开辟了“旅游”专栏或专版。假日周刊中“旅游”更是主要的报道内容之一。随着旅游新闻的发展,1993年8月中国旅游报刊协会成立并在贵阳召开第一次会员大会,标志着旅游新闻事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据中国旅游报刊协会的统计,到2000年10月底,全国已有141家在册的团体会员,广播电台和电视台还不包括在内。
四、旅游新闻的报道范围
旅游新闻的报道范围很广,可以概况为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业发展的新动态
这是旅游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很快,新的动态信息较多。例如,随着双休日和春节、五一、十一这三个黄金周假期的实行,假日旅游成了热点。每逢春节五一、十一等假日,全国就出现一个旅游高潮。各个旅游景区、景点,各个旅行社、饭店、宾馆及交通等部门,都要为假日旅游高潮的到来做许多准备工作,以保证游客游得好、游得安全,同时也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在这期间有关方面推出的新的旅游路线、景区新添的旅游设施,旅行社、宾馆新增的服务项目,交通部门新开的旅游车次等新的动态,都是受众十分关注的,旅游新闻必须准确、及时地报道。
2、旅游业的政策法规
加强旅游法制建设,制定必要的政策与法规,是规范旅游业市场、加强旅游业管理、持续将康发展旅游业的必要保证,也是广大受众十分关心的问题。宣传旅游的法制建设及政策法规执行情况,是旅游新闻的重要职责,也是旅游新闻指导性的体现。报道内容主要是有关政策法规的重要部分;政策法规的落实情况,旅游行业的反应及游客的反应等。旅游法规还包含许多地方性法规,这类法规的宣传任务主要由省、地的新闻媒体承担。
3、旅游资源的开放利用与建设
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主要体现在旅游景区和旅游景点上,这是旅游业的基础生产力要素,也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节,是旅游业吸引力的根本所在。我国是个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有许多世界级的自然风景区与文化遗产,像九寨沟、张家界、武夷山、长城、秦陵兵马俑、故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民俗风情、饮食文化、民间艺术等资源可以开发。如何合理开发,既注意环境生态的保护,又让这些资源发挥作用,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是旅游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应当介绍这方面的好典型,对那些盲目开发或重复建设的现象也应当给与曝光。
4、旅行社的经营与管理
旅游服务质量的高低,游客的满意程度,取决于旅行社的经营与管理。因为具体的旅行线路的制定,食宿、交通的安排,导游的选派等都由旅行社负责。因此,配合旅行社对新的旅游线路的推出,从报道的角度阐明旅游线路的长处和短处,是广大受众关注的内容之一。另外,报道旅行社的管理,特别是对导游的管理,也是记者应当关心的问题。
5、主题活动与旅游节庆活动
为了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进入新世纪后,国家旅游局每年都组织安排一个主题活动。例如,2000年推出“神州世纪游”,2001年推出“体育健身游”,2002年推出“民间艺术游”。除了国家旅游局安排的主题活动外,各省市还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安排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例如,“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南京国际梅花节”、“苏州国际旅游节”、“寒山寺除夕听钟声”,还有福建的“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山东的“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重庆的“三峡国际旅游节”,云南的“昆明国际旅游节”,陕西的“中国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等等。这些节庆活动增强了旅游的新引力,使我国的旅游活动丰富多彩,是旅游报道的重要内容。
6、旅游人才的教育培训与旅游理论的研究探讨
旅游业的发展要求大量旅游业的管理人才,2000年末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专业的普通院校252所。尽管如此,旅游教育的发展还是跟不上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旅游景区特别需要开发、规划、管理、经营方面的人才。饭店业也需要管理和经营的人才。目前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因素。对人才的急需、培训工作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报道,可以促进人才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
教育培训旅游人才,离不开旅游理论研究。由于旅游业发展的时间较短,现在全国专门从事旅游业理论研究工作的单位还不多,据不完全统计,研究所或研究中心还不到20个。这方面的工作不仅教育培训旅游人才需要,旅游景区的规划等工作,也要听听专家的意见,认真进行研讨。旅游新闻给与适量的报道非常必要的。
7、旅游质量监督与投诉
我国旅游事业发展很快,有许多立法工作及管理工作还没跟上,在旅游过程中就有可能发生旅行社违规操作,不按原协议完成旅游项目,随便降低住宿标准等问题。还有一些旅游景点和餐饮部门乱收费或欺客宰客的现象。游客因此对旅游的服务质量不满意而向旅游管理部门投诉。为了加强旅游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目前从国家旅游局到各省旅游主管部门都建立了旅游质监所。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全国各省级质监所接到的各类旅游投诉中,86%是国内游的投诉。旅游记者应选择投诉中的典型案件进行报道,以对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起促进作用。报刊发表游客的投诉,并报道其处理过程及结果,有助于发挥旅游新闻的监督作用。不过发表游客的投诉或是发表对旅游景点、饭店、交通的批评性稿件,事实一定要核实准确,同时送有关部门审核,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游在当下免费旅游是真的吗
中国有几句老话,“天上不会纤态掉馅饼”,“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免费旅游”却是大家经常听到的一个词。它频繁出现在老年人比较集中的场合,晨练的广场、广场舞的人群中、老同学聊天群。毁岩源
为什么会这样呢?明眼人一听就是个骗局的事,为啥还有那么多老人家乐此不彼地组团去参加免费旅游团呢?
一,这些宣传的年轻人嘴巴甜,会忽悠。让一些儿女枣数不在身边,倍感孤独的老人家感到温暖,即使是出去之后花钱买些东西,也是心甘情愿,毕竟也还算开心。
二,老人家的网络资讯比较封闭,不懂得在网络上搜索关于免费旅游的新闻。其实只要在百度上打出这四个字,跳出来的都是一个个声泪俱下的故事。
这些免费旅游的背后究竟都是什么样的骗局呢?根据和妈妈聊天,听她同学群里的叔叔阿姨们的诉说,我总结了一下几个。
推销保健品的旅游团
这种团相对单纯。一般都是短途旅行,比如说一百元,南京——九华山两日游,这样的行程。其实并不是去九华山游玩,而是九华山附近某个农家乐,或者是度假村。把人带进去之后,就圈在一起开始讲课,内容就是他们要卖的各种保健品。如果不买,别说离开这个地方了,就是午饭可能都吃不上,一般来说,每个人至少要花3000元左右,才算是过关。这就可怜了夫妻两个同游的人了,花六千多买一堆药片子回来,你说多糟心。
购物老人团
这种团没有具体的自己的产品。行程也比较远,比如南京——云南,双飞五日游,收费150元到300元。根据我一个朋友姑姑的亲身经历,她说,下了飞机,就把他们用大巴车带到一个村里,屋子里全是各色所谓的宝石首饰,每个人必须买一件,也是三千起步。那个姑姑没有带现金,也坚决不想买,就被关进小黑屋,手机没有信号,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直到她恳求,让家里人给她汇款,才把她放了出来,至今对“旅游”这个词,她仍有心悸,再也不想出门了。
购物年轻团
这种旅行团,就是实打实打着“购物团”的名头的。免费旅游,包吃包住。主要行程就是购物,一般目的地是香港澳门。有些年轻人认为,反正我是要去购物的,跟着这个旅行团一起,蹭个免费机票和酒店,也挺好。其实,这种购物团并不会让你随你自己心意去买买买。他们有指定的购物地点和金额。如果不先把那些买了,对不起,你的港澳通行证是不会回到你手里的。
免费体验
这种从字面上就能理解。就是以招募“旅游免费体验师”为名。给你一次某旅游景点的免费体验游,前提是会拍照会写攻略。这就玩的高端一点了,很多爱旅游爱拍照会写攻略,又有闲时间的难免动心。一般这种会和旅行团签一个合同,交几百押金,返回时返还。实际上呢,根据受害人亲述,总是有一天会去当地的特产店,比如黄金、珠宝这样的名贵商品店铺,给你推荐一个你认为花小钱就买到的物件,比如说几千块钱买到一个所谓价值十几万的宝石之类的。其实也不过是价值几百的物件罢了。
以上这些例子,都只是一些比较典型和普遍的背后骗局,现实中花花样样的套路更是举不胜举。好在现在国家对正规的旅游公司管理还是非常严格。想旅行,就去正规的旅游公司报团。所谓一分价钱一分货,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要想有个愉快的旅途,就要多花点钱,开心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
免费旅游是个完完全全的陷井,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免费旅游不符合旅游行业的本质。
一条旅游线路的生成,需要从景区,酒店,然后餐厅,地接等等一系列的要素,不说各个要素本身的价值,只说人协调这些因素花费的精力就不可能免费。
再者,旅游本身是一种精神体验,这一类的体验本身是不可能免费的,甚至廉价的。
再有就是成本本身,酒店,餐厅,交通,娱乐等等哪一个都不会太廉价,哪怕是旅行社批量团购。
那进了免费或者是超低价格,旅行社想要回本,就必须从游客口袋里面赚钱了,所以强制购物一类的事情也就产生了。
总之建议大家,以后旅游,遇到低价的时候,除非是尾单,其余的便宜价都是套路。
旅游包含六大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没有一项是免费的,从经济学角度去思考,真正意义的免费旅游是不存在的。
免费旅游的实质是“转移成本”!例如:1.免费旅游为广告噱头,就是前期广告,为后续的收费做铺垫。2.争取更多的用户和流量入口,让免费旅游成为吸引客户的一大渠道,后期通过转移到别的项目惊醒弥补先期费用;3.巧妙设置时间差,让用户通过后期的附加服务、增值服务来负担先期费用。
免费旅游背后可能的骗局:
1.免费旅游,旅游企业可能会设置必要的购物、自费、隐形消费等项目,产生辱骂游客、强制消费的不良结果,降低旅游者的游客体验。
2.免费旅游,可能会产生捆本销售,捆本一些金融、保险、保健品等高利润产品,为顾客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纠纷和利益损失。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定要看透免费旅游的本质,学会保护自己,避免自我人身、财产遭受损失!
免费旅游背后有着当地政府背后的支持。
天下没有免费餐,不可能免费旅游,食宿条件差,景点门票报价高,有些路过景点不收费,但跟团的门票高。
免费旅游,一种是商家做活动,赠送的旅游名额,另外是一种购物游了,在车上导游会给你推荐,各种各样的产品,特产,纪念品,费用不低,在你的消费中,把旅游成本赚回来,天上不会掉馅饼下来,宁可节约点,也不要报免费旅游或者低价旅游团
主要还是带你去购物,甚至于强行购物,你想一想车费,邮费,过路费,门票,吃饭,人工什么不要钱啊,不要想着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哦
有是有的,免费旅游一般很少的,很多东西需要自己承担风险。有些费旅游,食宿条件差,景点门票报价高,有些路过景点不收费,但跟团的门票高。
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掉馅饼。
免费旅游实质就是购物游,到了目的地必有购物消费项目,组织者就是靠旅客购物消费得提成的,天下没有免费午餐吃的。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最近旅游最新资讯新闻和本周最新旅游新闻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