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日本路线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日本旅游最好的线路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日本东京都山手线的路线路
是日本首都吧
东京(Tokyo,とうきょう,도쿄)是日本的首都,是世界第一大城市。东京位于本州关东平原南端,下辖23个特别区、27个市、5个町、8个村以及伊豆群岛和小笠原群岛,总面积2155平方公里,东京都人口约1264万,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其中东京23区人口为852万(截至2006年8月),东京圈(东京都市圈)人口约3400万人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圈。
东京是世界级的大城市,一般说得东京市是指东京23区,即它的大城市部分。但实际上东京作为一个行政区,在日本叫东京都,包括三大部分:东京23区、多摩地区、太平洋诸岛。这些岛包括伊豆群岛、小笠原群岛、及最东端的南鸟岛和最南端的冲鸟岛。这些岛最远的离东京达数千公里。在此主要介绍东京的主要部分——东京23区。东京的人口居日本各行政区之首,达1100多万。东京与附近的千叶、崎玉、神奈川共同构成日本的最大的城市圈,铁路和公路以东京为中心呈放射状射向各地,东京是日本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要逛东京先得有张交通图,拿来地图先看东京交通的主干线——山手线和东京地铁和都营地铁。山手线是东日本铁道公司(JReast)的环东京干线。山手线上的主要始发终到站有日暮里、上野、秋叶原、东京、新桥、品川、涉谷、新宿、池袋、赤羽。地铁线如蛛网一般通往东京的各个区和邻近的县市,并与通往市外的各条私铁线路相衔接。各私铁线路中主要的有东急线(主要通往神奈川)、京王线(主要连接23区与多摩地区)、小田急(主要通往神奈川县各旅游地)、西武线(主要连接东京西部与23区、崎玉西南与东京)、东武线(主要连接关东北部与东京)、京成线(千叶与东京)。
东京的主要购物区分布在山手线的各主要站周围,百货店比较集中的地区有池袋、新宿和原宿、涉谷、新桥、东京站附近的银座和日本桥,这些地区构成主要的购物区。还有就是以电器界著名的秋叶原、以旧书市著庆让名的神保町、以水产批发著名的筑地中央批发市场、以便宜货著称的上野糖横町。有特色的地名还有用永田町、霞关、兜町、大手町等。永田町是日本议会和政党中部的所在地,日本人常用永田町来指代日本政界,霞关是日本政府各部的所在地,日本人常拿他比喻官僚或大藏省,兜町是东京证券市场的所在地,有人以它比喻日本的证券王国。至于大手町是留学生们经常造访的地方,东京入国管理局坐落于此。
日本首都东京(Tokyo)是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城市,位于本州关东平原南端,下辖23个特别区、27个市、5个町、8个村以及伊豆群岛和小笠原群岛,总面积2155平方公里,人口1254万,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500多年前,东京还是一个人口稀少的小渔镇,当时叫作江户。1457年,一位名叫太田道灌的武将在这里构筑了江户城。此后,这里便成了日本关东地区的商业中心。1603年,日本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德川幕府,来自日本各地的人集中到这里,江户城迅速发展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据记载,19世纪初,江户的人口已超过百万。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天皇由京都迁居至此,改江户为东京,这里成为日本国的首都。1943年,日本政府颁布法令,将东京市改为东京都,扩大了它的管辖范围。
东京的著名观光景点有东京铁塔、皇居、国会议事堂、浅草寺、浜离宫、上野公园与动物园、葛西临海公园、台场、东京迪斯尼乐园等。比较有特色的比赛有棒球和相扑,看棒球可以到后乐园站的东京球场,那里是东京巨人队的主场。看相扑可以到秋叶原附近的两国去,那里既有两国国技馆,还有许多相扑选手所属的部屋(俱乐部),每个部屋都有自己的名号与标志。江户东京博物馆也值得一看。
山手线上的几个大站的附近地区,也是游玩和观光的好地方,比如池袋附近的阳光大厦里集中了许多水族馆、美术馆、博物馆,新宿附近的都厅大厦、歌舞伎町、购物区,涉谷与原宿则是日本年轻人时装、音乐、化妆、随身物品、发式、甚缓首至生活方式的信息源。上野附近集中了如日本的传统剧场、东京国立美术馆、国立科学博物馆、国立西洋美术馆、东京都美术馆等。在银座和新宿的主街道,到了星期天,禁止车辆通行,那里就成了步行者的天堂,卖艺或公演的街头艺术家、出售各种手工制品的各国小贩、在街上玩耍的年轻人,各色人扰差数等、五花八门。
500多年前,东京还是一个人口稀少的小渔镇,当时叫作江户。1457年,一位名叫太田道灌的武将在这里构筑了江户城。此后,这里便成了日本关东地区的商业中心。1603年,日本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德川幕府,来自日本各地的人集中到这里,江户城迅速发展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据记载,19世纪初,江户的人口已超过百万。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天皇由京都迁居至此,改江户为东京,这里成为日本国的首都。1943年,日本政府颁布法令,将东京市改为东京都,扩大了它的管辖范围。
东京是日本全国的政治中心。行政、立法、司法等国家机关都集中在这里。被人们称为“官厅街”的“霞关”一带聚集着国会议事堂、最高裁判所和外务省、通产省、文部省等内阁所属政府机关。过去的江户城,现在已成为天皇居住的宫城。
东京也是日本的经济中心。日本的主要公司都集中在这里。它们大多分布在千代田区、中央区和港区等地。东京同它南面的横滨和东面的千叶地区共同构成了闻名日本的京滨叶工业区。主要工业有钢铁、造船、机器制造、化工、电子、皮革、电机、纤维、石油、出版印刷和精密仪器等。东京金融业和商业发达,对内对外商务活动频繁。素有“东京心脏”之称的银座,是当地最繁华的商业区。
东京还是日本的文化教育中心。各种文化机构密集,其中有全国百分之八十的出版社和规模大、设备先进的国立博物馆、西洋美术馆、国立图书馆等。坐落在东京的大学占日本全国大学总数的三分之一,在这些大学就读的学生则占全国大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东京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还经常举办各种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如东京音乐节和东京国际电影节等。
东京的交通很便利,时速达200公里的新干线,从东京延伸到九州,并向东北方面延伸。地下铁道几乎能到达所有的重要地区。铁路、公路、航空和海运组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通向全国及世界各地。
1979年3月14日,东京与北京结为友好城市。
3.东京是指越南北部大部分地区。越南人称之为北圻,意为“北部边境”。
“东京”在越南语中写作Đông Kinh,是越南首都河内的旧名。法国人控制越南北方以后,便用这个名字称呼整个越南北方地区。
行政区
日本的一级行政区域划分采用都道府县制,其中唯一的「都」就是指东京都。1943年,原本的两个一级行政区—东京府与东京市统合成为东京都,但战后(1947年)又因为地方自治法的颁布,而将东京都制废除。现在的东京都仅为单纯整合特别区与其馀市、町、村而成的地方自治体,只是仍沿用原本东京都的称呼而已。
整个东京都包含了三个主要的地理分区,分别是习惯上称为「东京23区」的23个特别区,与23区西边被称为「三多摩地区」的近郊地区,以及一些位在太平洋上,行政上由东京都管辖的岛屿。
东京23区
23区东边涵盖了由隅田川、荒川与江户川等河流所形成的广大河口平原低地,习惯上常称为「下町」。
河口平原西边,武藏野台地东端的部份地带被侵蚀后形成舌状台地,俗称「山之手」(やまのて),今日东京市区著名的JR山手线铁道当初就是为了连接这些小型台地而设。
南边为多摩川河口沿岸的带状低地区。
东京湾沿岸至今仍持续进行填海造陆工程,填成的新生地也划入23区的范围内,例如隅田川口的台场(お台场;おだいば)地区,就是建立在海埔新生地上的新兴游憩地区。
三多摩地区
以多摩川沿岸的低地为中心,包含了北侧的武藏野台地,与南侧的多摩丘陵所组成的狭长状郊区地带。此区域7世纪时为武藏国多摩郡所管辖,明治时代划分为四个郡,后来东多摩郡并入东京市成为中野区与杉并区的一部份后,形成目前的北多摩郡、南多摩郡与西多摩郡。三多摩区境内有许多东京的大型卫星城市,例如武藏野市、立川市、八王子市与著名的多摩新市镇(多摩ニュータウン,位於多摩市境内的新市镇计画)。
三多摩地区西边(西多摩郡)境内已经包含部分关东山地的范围在内。
岛屿区
包含伊豆群岛、小笠原群岛在内的东京都岛屿区各岛。此区域在行政区划分上比较特殊的地方,在於它们跟道、府、县等行政区下辖的独立村、町不同,此区域与东京都之间,并没有一个郡等级的行政单位介入其中,各岛都是以直属於都政府的自治村、自治町型态存在。
日本国土最南端的冲之鸟岛(冲ノ鸟岛;おきのとりしま)与最东端的南鸟岛(みなみとりしま)皆归属於东京都小笠原村管辖。关於冲之鸟岛附近的海域归属权,目前日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间仍有争议。
东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百多年前。当时称为“江户”,1603年德川家康在这里建立德川幕府后城市开始繁荣起来。作为日本政治和文化的中心,江户在十八世纪中叶开始成为一个拥有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这一时期,天皇一直居住在京都,京都是国家正式的首都。江户时代持续了将近260年,直到1868年明治维新,德川幕府统治瓦解,皇权复兴。天皇迁移到江户,将江户改名为东京,从此东京成为日本的首都。
在明治时期(1868-1912),日本开始热中于吸取西欧文明。封建领主的宅地里建起了大量由石头砖瓦结构的建筑物,主要城市的马路都由圆石所铺成。1869年,日本在东京和横滨之间开通了第一条电信线路,1872年第一辆蒸汽机车开始在新桥到横滨之间运行。西欧的发型取代了男人们传统的发髻,硬圆顶礼帽、高领和带有裙撑的裙子成为时尚高峰。1882年,日本第一个动物园在上野开放。1885年,政府采用了内阁制,伊藤博文成为日本第一任首相。随着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明治宪法)的公布,日本建立起了一个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治体系。
在大正时期(1912-1926),城市工作人口的数量增加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消费比重提高。并且,教育水平也得到改进,进入高等女子学校学习的女孩的数量增加了。表演性的艺术诸如戏剧和歌剧繁荣起来。
1923年9月,关东大地震使东京变成了废墟。由地震引起的大火把市中心夷为平地。据报道,死亡及行踪不明者超过14万人,30万栋房屋毁坏。地震之后规划了城市修复计划,但是由于工程花费超过了国家预算,只有一小部分得以实现。
关东大地震结束后不久,昭和时代在昏暗中拉开帷幕。即便如此,日本的第一条地铁于1927年在浅草和上野之间开通了。1928年首次举行全民众议院议员选举。1931年羽田的东京机场竣工,1941年东京港开港。到了1935年,东京居住的人数增长到636万,与纽约和伦敦的人口相匹敌。
然而1941年爆发的太平洋战争对东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了适应战争需要,东京原来所存在的双重的行政机构东京府和东京市被取消。1943年,府和市合并形成东京都。因此,建立了都行政系统,并任命行政长官。在二战末期,东京被轰炸102次,最严重的空袭是在1945年3月10日,在这次空袭中,造成了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1945年8月15日,日本接受了波茨坦公告中的条款,战争结束。经轰炸后东京的大部分成为废墟,到1945年10月,人口下降到349万,是1940年的一半。
1947年5月,日本的新宪法和地方自治法生效,通过公众投票安井诚一郎被选举为新体制下东京第一届都知事。同年8月开始了现在的23区制。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国家逐步恢复的一个时期。1953年开始放送电视,1956年日本加入联合国。尤其1950年朝鲜战争的爆发,特需景气使经济得以迅速繁荣起来。从而导致日本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进入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由于进行技术革新和引入新工业新技术,这一时期,人工合成纤维和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开始进入大量生产时期,致使东京居民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1962年东京人口突破1000万。1964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东京举行,新干线(高速列车)开始运行,首都高速公路开通,为东京今天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进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高速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开始日益明显,国家开始被空气、水污染、高度的噪音污染等环境问题所困扰。1973年的石油危机使多年快速的经济成长开始出现停滞。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国际经济活动的增加以及信息社会的出现,东京在经济发展上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东京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大都市之一,并且还有很多引人自豪的魅力,如最尖端的技术、信息、文化和时装以及高度的公共安全。但是,这些快速的发展导致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如环境水平下降、交通拥挤和救灾物资准备不足。1986年以后,土地和股票价格开始呈螺旋式的上升,这就是众所周知的“泡沫经济”现象。
日本在泡沫经济下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是随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泡沫的破裂,长期的经济萎靡产生税收衰减,导致了都政府的财政危机。步入二十一世纪,现在东京处于一个历史的转折点。通过落实多方面的开拓政策,东京正在努力战胜自身所面临的危机,力争把东京建设成理想的极具吸引力的都市。
东京都位于关东地区南部,大致位于日本列岛中心。东部以江户川为界与千叶县连接,西部以山地为界与山梨县连接,南部以多摩川为界与神奈川县连接,北部与崎玉县连接。
东京圈由东京和三个邻县崎玉、神奈川、千叶组成。这个地区的人口占日本总人口的26%。首都圈由东京都和周围的七个县崎玉、神奈川、千叶、群马、枥木、茨城、山梨组成。
东京都是都行政机构,它由更小的行政单位组成,包括区和市町村,“中心”区域被分成23个区,西部的多摩地域由26个市、3个町(cho)、一个村(son)组成。23个特别区和多摩地域形成了一个狭长的地带,东西宽90公里,南北长25公里。在太平洋上的伊豆诸岛和小笠原诸岛,尽管地理上与东京都分离。也属于东京都行政区划的一部分。两个岛上有2个町和7个村。
东京的总人口1254万(2005年9月1日),面积大约2187平方公里。气候温和。
23特别区
总覆盖面积大约621平方公里。人口呈上升趋势,居民845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约13063人——2005年9月1日。
商业办公设施在这二十三个区内相当集中。东京这部分地区拥有充实的交通网络,使得这个地区的交通和购物相当便利。但也存在着一些必须加以说明的课题:随着办公和其他商业设施的增加,导致该地区作为居住地的基本功能在减退。逐渐减少的水区和绿化带致使舒适的生活空间逐渐消失。由于该地区木质房屋非常集中,地震灾害在该地区倍受关注。可以看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都市基础性设施的建设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例如,二十三个区周边地带的道路。
多摩地域
多摩地域面积大约1160平方公里。它的人口同特别区类似,呈现出微增的趋势。将近406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约3501人——2005年9月1日。由于毗邻特别区,这个地区已经都市化了。但它还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如水边区和绿化带。更重要的是由于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和研究机构的集中,带来了强大的产业能力和丰富的人材资源,使这个地区成为拥有各种发展潜力的地区。多摩地域不仅是在东京都内,同样在整个东京地区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与此同时,它也面临着包括公路和铁路在内的城市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以及发展所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岛屿地区
岛屿总面积约406平方公里,岛上人口在持续下降,目前约有2.6万人(截止至2005年9月1日),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约65人。这一地区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并且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然而,岛屿很小,地理上被隔绝于外,经济薄弱,面临着通过发展采矿业、空运、医疗保障等来改善居住条件的艰巨任务。随着年轻人离岛和人口老龄化加速,小岛上从事农业和渔业的劳动力短缺,而农业和渔业又是小岛的经济支柱。由于一直存在着交通、旅游需求的不断变化等问题,小岛的旅游业发展也比较缓慢。
人口概况
截止至2005年10月1日,估计东京的人口有1254.4万,约占日本总人口的10%,在全国47个都道府县中最多。
面积2187平方公里,东京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0.6%。在日本47个都道府县中排45位。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736人,东京是日本所有辖区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二十三个区共有845.7万人,多摩地域有406.1万,诸岛有2.6万人。东京有588.6万户家庭,平均每户家庭有2.14人。截止至2005年10月1日,登记在册的外国居民达36万人,大约是十年前总数的1.4倍多。
人口动态
2004年在东京和其他道府县流动的人口总数约79.5万,其中有43.3万人迁入东京,同时,36.2万人迁出,社会净增长7.2万人。除1985年外,自1967年以来,人口普遍呈下降趋势,直到12年后的1997年,人口才有所增长。2004年,再次显示出人口增长。
再来看一下东京和三个毗邻县(崎玉、千叶、神奈川)之间的人口流动:20.2万人迁入东京,18.8万人迁出。构成流动人口总数39.0万人,是流动人口总数的49.1%,导致社会净增长1.4万人。
2004年出生人数10.0万人,死亡人数为8.9万人,自然增长1.1万人,然而,这个增长数自从1968年高峰的18.2万人以后在一直递减。
人口年龄构成统计
根据2005年1月1日居民基本登记,登记东京居民1216.1万人。这个数字分成三个年龄范畴:青少年(0-14岁)有144.6万人;工作年龄人口(15-64岁)有853.9万人;老龄化人口(65以上)有217.6万人。这些人数构成比例为11.9%、70.2%、17.9%。
日本旅游交通路线攻略
日本主要分为本州、北海道、四国、九州4大岛。最大的本州岛,从东往西又分为东北地区、关东地区、中部地区、关西(近畿)地区、中国地区。最热门的观光地区是东京所在的关东和大阪所在的关西。
关东地区
旅行目的地首推以东京为中心的首都圈(也包含了中部地区的富士山、箱根、伊豆等),兼具都市风情和自然美景。东京往北,群马县有避暑度假胜地轻井泽和著名的草津温泉,枥木县有世界遗产日光东照宫,都值得一游。
关西地区
大阪、神户、京都、奈良构成了关西最主要的观光线路。美食之都大阪,西洋味的港口森颂都市神户,古碰老朴怀旧的京都、奈良,都是日本最值得游览的目的地,集中了日本的精华。
其他地区
最北的北海道、最南的冲绳近几年也很受欢迎。北海道夏天的薰衣草花田、冬天的纯白浪漫充满吸引力,冲绳透明的蓝色海滨是不输任何东南亚海岛的潜水度假地;
西部的九州岛距离中国最近,拥有日本最有名的大分别府温泉、汤布院温泉,还有福冈、长崎、鹿儿岛等各具魅力的城市;
中部地区是日本的“屋脊”,高海拔山脉众多,是户外登山的绝佳场所。汽车工业中心名古屋是中部的主要城市,岐阜县的高山古镇、白川乡和石川县的金泽,都充满古老的日式风情。
四国岛、东北地区、中国地区则相对朴实和低调,世界遗产广岛严岛神社、日本最古老的神社岛根出云大社、爱媛道后温泉、夏季的东北三大祭典等,是日本深度游的好选择。
另外,日本境内多山,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森林覆盖率高达67%。中部地区的日本阿尔卑斯山脉将日本的国土大致分为太平洋一侧和日本海一侧。西北部日本海一侧多悬崖峭壁,港口稀少;东南部太平洋一侧多入海口,形成许多天然良港,从繁荣发笑春升达程度来说也是东南部高于西北部。
时差
东京比北京时间快1个小时。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进攻路线
路线:自东北向南沿东南沿海深入,再逐渐向西进军,以配合东南亚日军北上。
1937年日军已割占东北大部分地区,全面侵华时,主力军自东北地区突进河北,山东,山西。登陆部队自上海强攻,迅速袭占华东地区。
国民党控制:华北地区,中原地区,西南云贵地区,湖广大部分,福建,山陕部分地区,西藏,新疆南部。
共产党控制:陕北及南北方山区的根据地。
国民党以政府的单方面力量,进行军团规模的常规军事行动,为正面战场。
共产党以敌军事线之后的游击战为主,大力发动人民的力量,为敌后战场。
扩展资料:
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向同盟国投降的签降仪式。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
随后,接受投降的同盟国代表: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上将,美国尼米茨海军上将、中国徐永昌将军、英国福莱塞海军上将、苏联杰列维亚科中将,以及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荷兰、新西兰等国的代表依次签字。
从1937-1945年8月15日,8年中,除西藏、西康、新疆、青海外,我国其它省份皆遭日军铁蹄蹂躏,伤亡人数达3500多万,直接和间接财产损失共达620多亿美元,冻死、饿死者不计其数,从1874到1945日本侵华时期,中国非正常死亡累积人数至少达2.8亿,经济损失50万亿美元。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虚侍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战争史上的奇观。
第一,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它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受帝国主义奴役和压迫的耻辱,极大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成为抗战的最强音和主旋律: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同仇差迟吵敌忾旦世、万众一心,勤劳勇敢,不畏强暴、血战到底,自强不息,开拓创新。
第三,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中国抗战的胜利创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它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国参与发起成立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有力地维护了世界和平。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致国会的咨文中指出:“我们也忘不了中国人民在七年多的长时间里怎样顶住了日本人的野蛮进攻和在亚洲大陆广大地区牵制住大量的敌军。”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日本侵华战争
东海道本线的路线资料
管辖/路线距离:全长713.6km(包含支线。东京~神户距离589.5km)
o东日本旅客铁道(第一种铁道事业者):+东京站~热海站距离104.6km
+品川站~新川崎站~鹤见站距离17.8km(别称:品鹤线)
+滨松町站~东京货物终点站(东京货物ターミナル站)~川崎货物站~滨川崎站距离20.6km(别称:东海道货物线)
+鹤见站~八丁畷站距离2.3km
+鹤见站~东高岛站~樱木町站距离8.5km
+入江信号场~新兴站距离(2.7km)(东日本旅客铁道并无将本线列入管辖/路线距离。而铁路路轨亦被拆除,属于废线)
+鹤见站~横滨羽泽站~东户冢站距离16.0km
o东海旅客铁道(第一种铁道事业者):
+热海站~米原站距离341.3km(金山站~名古屋站一段3.3km路轨与中央本线重覆。但中央本线列车不停尾头桥站)
+大垣站~美浓赤坂站距离5.0km
+大垣站~(新垂井)~关原站距离13.8km
o西日本旅客铁道(第一种铁道事业者):
+米原站~神户站距离143.6km
+梅小路站~丹波口站距离(3.3km)(西日本旅客铁道并无将本线列入管辖/路线距离。)
+吹田站~(旧、宫原操车场)~尼崎站距离10.7km(别称:北方货物线)
+吹田站~梅田站~福岛站距离(8.5km)(别称:西日本旅客铁道并无将本线列入管辖/路线距离。)
o日本货物铁道:
+第一种铁道事业者区间:
#山王信号场~名古屋港站间6.2km(通称:名古屋港线)
#吹田信号场~大阪货物旅和终点站(大阪ターミナル站)间8.7km(通称:大阪终点线)(大阪ターミナル线)
+第二种铁道事业者区间:
#品川站~热海站间(97.8km)
#品川站~新鹤见信号场间(13.9km)
#东京货物终点站~滨川崎站间(12.9km)
#鹤见站~横滨羽泽站~东户冢站间(16.0km)
#鹤见站~八丁畷站间(2.3km)
#鹤见站~新兴站~东辩仔高岛站~樱木町站间(11.2km)
#热海站~米原站间(341.3km)
#南荒尾信号场~关原站间(10.7km)
#南荒尾信拆灶盯号场~美浓赤坂站间(1.9km)
#米原站~神户站间(139.0km)(经由北方货物线)
#吹田站~梅田站~福岛站间(8.5km)
轨距:1067mm
站数:
旅客站:161站(JR东日本34站、JR东海80站、JR西日本47站,包含起终点站,但品川~新川崎~鹤见间、大垣~美浓赤坂间以外的支线站除外)
货物站:14站(旅客并设站除外)
复线区间:
o双复线以上(在来线※):
+东京站~小田原站间 83.9km
+草津站~神户站间 98.1km
o复线:
+小田原站~草津站间(南荒尾信号场~垂井站~关原站间、上行本线与单线(通称:垂井线)并列)
+品川站~新川崎站~鹤见站间
+滨松町站~东京货物终点站~川崎货物站~滨川崎站间
+鹤见站~八丁畷站间
+鹤见站~东高岛站间
+鹤见站~横滨羽泽站~东户冢站间
+吹田站~梅田站间
+吹田站~(旧宫原操车场)~尼崎站间
o单线:
+入江信号场~新兴站间
+东高岛站~樱木町站间
+山王信号场~名古屋港站间
+大垣站~美浓赤坂站间
+大垣站~(新垂井)~关原站间(下行专用的勾配缓和别线)
+梅小路站~丹波口站间
+吹田站~大阪货物终点站间
+梅田站~福岛站间
电化区间:
除了山王信号场~名古屋港站间外全线电化(直流1500V)
闭塞:
o复线自动闭锁式(下述以外及南荒尾信号场→关原的下行线)
o车内信号式(东京~品川~横滨间的山手、京滨东北线区间)
o单线自动闭锁式(上下记以外的单线区间以及垂井~关原间的下行线)
o特殊自动闭锁式(轨道回路侦测式,吹田~大阪货物终端间)
o路牌闭锁式(八幡信号场~名古屋港间)
运转指令所:
o东京~热海间:东京总合指令室
o热海~新所原间:静冈总合指令所
o新所原~米原间:东海总合指令所
o米原~神户间:新大阪总合指令所
最高速度:
o东京~大船间、小田原~丰桥间 110km/h
o大船~小田原间、丰桥~米原间 120km/h(但南荒尾信号场~垂井~关原间 85km/h)
o米原~神户间 130km/h
※注:上述皆只单单表述在来线的部分。东海道新干线当初建设的目的是作为“东海道本线的轨道增加”,从这个点来说的话,除了支线以外全线都是“双复线”以上。但是在JR路线的名称公告里,东海道新干线及山阳新干线(新大阪站~新神户站)都是当做为没有东海道本线名称的“支线”(在1982年东北新干线开业以前都是单纯增加轨道)。另一方面,基本事业计划与国土交通省监修的‘铁道要览’是当作别的路线。
OK,关于日本路线和日本旅游最好的线路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