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总路线背景,以及总路线的主要内容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产生背景
政治条件 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及欧战结束后的外资企业的增加,中国工人阶级队伍也随之壮大;到了五四运动后期,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军。
新民主主义总路线的形成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反帝反封建的基本任务:总路线明确指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矛盾。因此,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推翻外来帝国主义的压迫和本国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这条路线规定:革命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这是总路线的核心;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官僚资本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我革命的基本路线是:1948 年 4 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总路线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年5月党的八次二次会议正式公布总路线。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评价:把赶英超美作为预期的目标,并没有什么原则性错误。
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其基本内容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根据毛泽东的创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过程:1956年9月的中共八大,在分析了三大改造完成后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在今后的根本任务。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背景
1、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背景 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1952年下半年提出,1954年为中共七届四中全会批准,并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依据是:生产力的不足和落后、社会矛盾的尖锐化、国家建设的需要。生产力的不足和落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生产力水平落后,经济基础薄弱。
3、利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第二,过渡时期的中国国情,是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现实依据。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4、新的形势和新的问题,需要提出新的任务和目标。
5、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阶段中的总路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